虎扑电竞

图片
重庆:平稳扎实推进调解仲裁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2023-02-15                               打印本页

   近年来,重庆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紧紧围绕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局,踔厉奋发,踵事增华,持续推进调解仲裁工作提质增效。

  加强调解组织建设。推进调解组织组建。全市乡镇(街道)全部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全市已组建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028个。完善全市乡镇街道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库,在劳动纠纷多发频发行业建立调解组织名册。在工业园区建立区域性调解组织34个,建立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综合示范乡镇(街道)、工业园区调解组织85家。在1236家大中型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建率达到60%。建立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综合示范企业63家、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综合示范商会2家。提升调解员素质能力。采取分级分类培训,建立调解员市、区(县)两级培训指导机制,每年对全市大中型企业、部分乡镇(街道)骨干调解员进行轮训,各区县调解仲裁机构负责辖区基层调解员的培训,进一步提升调解员的政治素养和办案能力。加强组织机制激励。100个乡镇(街道)、2个工业园区已建立对调解组织的考评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同时注重打造金牌调解组织,切实把有基础、有亮点的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选树、培育、指导好,发挥示范效应。

  完善多元处理机制。建立仲裁机构与相关部门协调机制。联合综治、司法、市高院、财政、工会、工商联、企业家协会等7个部门出台多元处理机制的意见,整合多方资源化解矛盾纠纷。加强与司法部门合作,南岸区、巴南区、垫江县、城口县、彭水县等区县在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服务中心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市级层面召开联席会,指导区县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加强调裁审衔接。开展巡回仲裁、流动仲裁、驻点仲裁,将仲裁庭搬到基层一线。力推委托调解,将部分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劳动争议案件委托给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进行处理,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进行仲裁审查确认,出具仲裁调解书。和法院联合出台加强裁审衔接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法院、检察院、人社局、工会、律协联席会议制度。大渡口区法院在区仲裁院设立劳动人事争议巡回法庭,通过修订《巡回法庭办案机制》,定期开展巡回审案。截至目前,该巡回法庭共审理案件30件,组织兼职仲裁员、人民调解员观摩庭审共500余人次。创新调解方式。各区县仲裁机构围绕积极发挥调解组织作用进行探索。渝中区开展三方调解模式,组建由区调解中心调解员、工会工作专员和司法局专项工作人员组成的调委会,会同职工、企业和工会三方进行调解协商。江津区落行“一社区一调解员”,抽调社保、综治、企业服务、法律工作者等30余人专门开展调解工作。推动川渝协作。推动川渝地区跨区域案件协同处理,定期交流疑难案件经验,联合开展业务培训、案例研讨及仲裁案件移送、文书送达。

  提升仲裁办案质效。规范争议处理标准。及时梳理、明晰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有关的法律法规适用意见,统一全市仲裁标准。根据案由分类系统梳理并组织编印劳动关系、劳动合同、人事争议、社会保险等方面指南手册,使争议案件处理有章可循。同时,定期征集汇编典型案例和优秀仲裁文书,向全市仲裁机构发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强化“线下+线上”办案指导。线下指导区县加强立案环节的审查和管理,加大对疑难案件指导力度,加强集体争议案件跟踪督查,深入重点区指导督促办案工作,做好风险防控。建立全市案件处理情况季度通报机制,落实涉疫、拖欠农民工工资、新就业形态、“双减”、加班费案件监测制度,重点关注风险防控、仲裁立案结案情况和案件超期情况。线上大力推进“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办案,结合运用仲裁员分片联系指导制度与办案系统平台,定期对分管片区的案件质量进行抽查、业务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20214月底,上线“重庆微仲裁”微信小程序,加速推进“重庆易简裁”平台建设,以网络视频方式开展“云庭审”,推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从“便我”向“便民”转变,满足群众对仲裁服务便捷、高效、智能的需求。2022年以来,全市通过“互联网+调解”处理案件5000余件。